德媒:技術人才短缺成美嚴重隱患
來源:參考消息網
參考消息網8月13日報道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網站8月9日發表題為《美國真的是值得夸贊的國家嗎?》的文章,作者是維南德·馮彼得斯多夫-坎彭。全文摘編如下:
官僚主義盛行、生產力低下、補貼不足——與美國相比,歐洲有時顯得很落后。但即使在美國,也并非一切都如表面所看到的那樣美好。
美國產業政策的威力在歐洲引發了震蕩。通過《通脹削減法案》和《芯片與科學法》,拜登政府為經濟向氣候友好型生產轉型,加強半導體產業和所有未來產業落戶美國提供巨額資金。這加劇了人們對美國將永遠領先的擔憂。
在美國補貼的誘惑下,一批投資者正在放棄他們的歐洲擴張計劃。兩個經濟區域之間的差距正在不斷擴大。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排名中,大多數歐盟國家都落后于美國最貧窮的聯邦州密西西比州。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美國去年的人均GDP為7.6萬美元,德國為4.8萬美元。而15年前,兩國還處于大致相同的水平。此后,德國經濟陷入停滯,美國經濟卻蓬勃發展。
官僚主義盛行、生產力低下、敵視技術以及受到過度保護和流動性差的員工被認為是嚇跑投資者的“歐洲病”。相比之下,美國熠熠生輝。但有時表象具有欺騙性。美國也有自己的問題,其中一點尤為突出:技術人才短缺。
7月底,半導體游說團體拉響警報。據其計算,到2030年,該行業將新增約11.5萬個工作崗位,而其中6.7萬個或將無人填補。
最重要的高端半導體合同制造商發布的公告顯示了問題的嚴重性。臺積電公司稱,亞利桑那州開始大規模生產微芯片的時間將推遲一年。現在的目標是2025年開始生產。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給出的理由是,生產建設因缺少技術人才而受到影響。他正從臺灣派來數百名專家。
對于缺乏合適員工的情況,投資者再熟悉不過了:美國的德國商會今年的一項調查證實了這一點。受訪的德國公司指出,在美國,招聘是最大的問題,甚至比通脹問題還嚴重。90%受訪企業都在為這個問題而苦惱。對40%的受訪公司來說,這甚至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令世界羨慕的美國“補貼雨”也有陷阱。想從中獲利的半導體公司最好看清細則。拜登政府在這項法案中增加了一些規定,使資金的發放變得更為復雜。接受補貼的公司必須提供托兒服務,與工會合作,并在招聘時遵守多元化規則。《芯片與科學法》的起草者之一、左翼眾議員羅·康納最近警告臺積電不要拋棄參與工會組織的員工。他說,那些認為在美國可以擺脫歐洲社會福利標準桎梏的人可能會受到驚嚇。
事實上,新生產設施或能源項目的審批程序也非常繁瑣。智庫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在一份報告中警告,美國審批半導體工廠的時間比世界其他國家都要長。民主黨參議員喬·曼欽試圖簡化關鍵能源項目的審批程序,但未果。這位參議員抱怨說,重大項目的審批需要5年到10年時間。
參議員安格斯·金警告說,如果綠色能源項目陷入“審批地獄”,《通脹削減法案》將無法實現其氣候目標。這種擔憂不無道理:美國各地的開發商都在重新考慮他們的海上風電項目。資金成本已經增加。同時,風電場和新輸電線路的審批程序極其復雜。2008年,愛達荷州一家能源供應商申請架設一條高壓線路,從一個大壩發電廠輸送清潔電力。當時該公司估計這個過程需要5年時間,但直到今年它才獲得最終許可證。